正文

南陽秋期月季種植及養(yǎng)護手冊

秋季是種植和養(yǎng)護南陽月季的適宜時期,以下是具體的種植及養(yǎng)護要點。

一、秋季種植月季要點

1. 種植時間

北方建議9-10月初,南方可延至10-11月,需在土壤封凍前1-2個月完成,確保根系恢復。

南陽秋期月季種植及養(yǎng)護手冊(圖1)

2. 選苗與處理

優(yōu)先選健康的一年生嫁接苗或扦插苗,避免病弱株。

月季裸根苗需修剪爛根、枯根,用多菌靈溶液浸泡10-15分鐘消毒;帶土苗可直接種植。

3. 土壤準備

用疏松透氣的微酸性土壤(腐葉土+園土+河沙+腐熟有機肥=4:2:2:2),避免板結黏重土。

4. 種植方法

挖直徑和深度比根系大20-30cm的坑,底部鋪5cm厚腐熟有機肥(如羊糞、堆肥)。

放入苗木,舒展根系,回填土壤并壓實,嫁接口需高出地面2-3cm(地栽)或與盆面平齊(盆栽)。

澆透定根水,之后保持土壤微濕。

二、秋季養(yǎng)護核心措施

1. 水肥管理

? 澆水:遵循“見干見濕”,土壤表面下2cm干燥時澆水,避免積水(防爛根)。

? 施肥:

9月中下旬施1次磷鉀肥(如磷酸二氫鉀,稀釋后灌根或噴葉),促進花芽分化和枝條木質化。

10月后減少施肥,北方11月停止施肥,避免新梢受凍。

2. 修剪要點

? 花后修剪:及時剪掉殘花及花下2-3片葉,保留健康枝條,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。

? 疏枝整形:去除病弱枝、交叉枝、過密枝,保留粗壯主枝,增強通風透光。

? 避免重剪(尤其北方),防止新梢萌發(fā)后受低溫凍傷。

3. 病蟲害防治

秋季仍需警惕黑斑病、蚜蟲、紅蜘蛛:

? 定期檢查葉片,發(fā)現病葉及時摘除并燒毀。

? 可用多菌靈(防真菌病害)、吡蟲啉(防蟲)交替噴施,10-15天1次,連續(xù)2-3次。

4. 防寒準備(北方關鍵)

? 11月中下旬,地栽月季可在根部堆10-15cm厚的土堆,或覆蓋秸稈、松針保暖;盆栽移至0-5℃室內(如陽臺),避免寒風直吹。

? 修剪后的枝條可纏草繩,防止枝條凍傷。

三、注意事項

? 避免秋季移栽后頻繁移動苗木,以免根系受損。

? 南方溫暖地區(qū)可適當延長澆水施肥周期,但需控制氮肥,防止徒長。

做好以上步驟,能幫助月季在秋季穩(wěn)定生長,為冬季休眠和來年開花打下基礎。

聲明:月季網致力月季產業(yè),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

月季網

月季網